[ 追踪热点 深度报道 ]

从“便宜就行”到命运共生:潍柴后市场廿年造“链”记

2005年,当中国商用车后市场还笼罩在“便宜就行”的迷雾中时,潍柴人已在向客户提供发动机正品备件,向客户传递正品省钱更省心的理念。没人预料到,这个带着超前意识的起点,将开启一场长达二十年的产业拓荒。2025年7月26日,当全国主机厂代表与渠道伙伴们踏进“廿载同心 链启新章”潍柴后市场产业化发展20年交流会现场时,他们脚下的“红毯”,正铺在一条由发动机全球保有量600多万台、超5000家服务站和80余家中心库共同构筑的“黄金”通道上。

图片1.png 

破晓:拓荒者的二十年远征

这是一场始于孤勇的拓荒。二十年前,潍柴后市场业务在客户对配件“真假无所谓”的认知荒漠中艰难启程。当行业普遍追逐短期利益,潍柴却执着于一个朴素信念:发动机配件性能直接关乎车辆命运,必须让客户用上“物美价优”的正品。这份看似“不划算”的坚持,在2006年迎来首次模式破冰——打破传统中转库模式,首创区域经销商代理模式,让正品配件如血液般加速流向市场终端。

远征的里程碑在坚守中拔节生长。2016年,后市场业务公司成立,统筹发动机后市场业务,备品、油品、再制造完成战略整合,资源聚焦催生强劲动能;2018年,“终端共赢”项目上线,“无红包、非正品”的防伪验真体系引发行业震动,扫码即享的双重保障重塑信任基石。

念念不忘,终有回响:二十年,潍柴发动机板块后市场业务规模实现近30%的复合增长率,见证星火燎原的聚势之路——从零星探索到系统布局,从单一服务到生态化全生命周期守护,潍柴用时间证明了坚持的力量。

图片2.png 

升维:服务革命的破壁时刻

服务价值的升维之战,在客户痛点上精准引爆。当山东重工将后市场列为2025年三大战略转型之一,潍柴的“破壁时刻”已然到来——从“配件销售”向“系统服务”的跃迁势不可挡。交流会上,链启新章·W-TCO转型报告揭示了核心举措:以覆盖商用车、工程机械、发电、船机、农机等领域的专属套餐,实现“预防、定制、高效、省钱”四大服务升维。其独创的“梯级产品层次体系”与“余额转配件”模式,将延保服务从“三包内”无缝延伸至全生命周期,如同为发动机装上“医保”,彻底解除客户后顾之忧。

技术护城河在升维中浇筑成型。2025年,潍柴后市场推出“金盾、银盾、蓝盾、星盾”四大W-TCO套餐,将延保、保养维修、配件深度捆绑;同年7月,中国首个自主柴油机油D1标准由潍柴参与制定发布,联合昆仑润滑油开发的首款满足该标准的合规产品亮相。这些突破不仅是对技术壁垒的挑战,更是服务理念的基因重组——产品差异化战略正通过系统化服务,实现与终端客户命运的深度绑定。

图片3.png  

共生:滋养产业的生态沃土

沃土的养分源自对每一环需求的真切回应。对终端客户,潍柴商城的诞生革命性重塑配件购买习惯,“潍柴同行”APP平台吸引年轻客户涌入,正品保障与价格让利(如国五国六机油终端让利)双管齐下;对渠道伙伴,全国统一价、正品保障、精准储备构建起“稳定客户流量+持续收入”的共赢机制。这份共生智慧,使潍柴后市场形成涵盖配件、油液类产品、新业务产品等等行业最全产品矩阵,非潍柴客户亦能通过“省护”品牌共享高性价比通用产品。

生态的繁茂在效率革命中枝繁叶茂。当正品配件普及,客户故障率下降、维保周期延长、采购效率跃升,中国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获得隐形引擎;当渠道伙伴在统一规则下提升盈利能力,行业后市场的规范化进程被强力牵引。新能源时代,三电维保产品适时推出,生态边界持续拓展。这一切正如深植大地的根系:中心库、服务站、终端客户在良性循环中共同生长,一片更具活力与韧性的后市场生态雨林已然葱郁。

图片4.png  

编者按:

二十载远征,潍柴后市场从拓荒者的孤灯走到生态共荣的星海。当“链启新章”的旗帜冉冉升起,它标记的不仅是600多万台发动机构筑的物理网络,更是一种产业信念的成熟:真正的价值创造,在于让每颗螺丝钉的转动都带动整片森林的呼吸。从破晓时分的执着坚守,到升维革命的破壁锋芒,终成共生沃土的辽阔气象——潍柴后市场的二十年,恰是中国商用车产业从零件博弈走向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成人礼。这片沃土滋养的,终将是整个中国制造的远征底气。

图片5.png